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音樂教學的教學方法范文

    音樂教學的教學方法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1 09:57:21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音樂教學的教學方法,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音樂教學的教學方法

    篇1

    一、音樂鑒賞的教學及能力的培養

    音樂鑒賞教學就是讓學生聆聽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從而讓學生們獨自感悟音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由老師帶領,來培養獨特的“音樂感受力”。這是小學生音樂鑒賞要達到的目標。要達成這種目標,相關的音樂知識基礎是必不可少的。如今大多數學校的音樂學習狀況并不理想,老師只注重學生是否具有創造力和對樂理知識是否了解,但是卻忽視了學生鑒賞音樂作品的能力的培?B,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也很少有鑒賞評價的機會,學生對于音樂作品只能做到簡單的了解,并不能體會到音樂作品的核心主題以及它想表達的情感。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新知識最大的動力源泉”,教師在課堂中可以設定一個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氛圍。在小學音樂鑒賞的過程中,應該由簡入繁,由淺入深,讓學生容易接受欣賞內容,小學生的音樂賞析水平尚淺,也許學生不能理解到很深的層次,但只要對音樂表達出的意境說出自己的感覺即可。學校和教師應該加大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是極其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評價能力。

    二、開放式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開放式教學把人的發展作為主要目標,通過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的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的發展空間,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進而是學生各方面素質得到共同的發展進步。這種“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中,提倡老師和學生的有效互動,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如同朋友的關系會讓學生更加敞開心扉,“學者未必不如師”,要想達到“教學相長”的境界,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必然的。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注重對每個學生的培養,不能因為學生天生沒有“音樂細胞”就放棄學生,要重視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盡量把主動權交還到學生手中。

    篇2

    關鍵詞:高中;音樂課堂;激趣導學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115(2013)11-114-1

    一、高中音樂鑒賞課現狀分析

    讓學生通過音樂欣賞,產生對音樂的喜愛,并從中得到樂趣,是音樂教師鍥而不舍的追求。但在現行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于教學內容中學唱歌曲部分比較感興趣,樂于去學,而在傾聽音樂部分則出現了“放松或休息”的現象,當他們聽到某些音樂作品時,會打不起精神、表情茫然、坐不住,甚至會產生厭煩等情緒,還有學生會坦率地說:“老師,這個曲子我欣賞不來,太高深了!”“這曲子太古老了,沒興趣啊!”在欣賞一些時間較長、音樂內涵較深刻的曲子,例如《二泉映月》《梁祝》等時,有的學生聽到精彩的地方可能會出現一瞬間的興奮反應,然而隨后又恢復“游離音樂”的狀態;有的學生不能認真地把樂曲聽完,注意力經常分散到別的事情上,出現“非完整”的音樂體驗。

    為什么會出現這些不良的傾聽音樂狀況呢?原因有很多。初中階段音樂課程基本為每周一課時,教師和學生交流音樂的機會甚少,又由于學生有升學壓力,家長、學生對音樂課的重視不夠,也就意味著學生對于音樂學習雖有興趣,但音樂學習的習慣并未養成,這就需要音樂教師在有限時間內最大程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音樂習慣。

    二、面對現狀,如何有效地開展高中音樂課堂教學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力量,是推動學習的動力之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輕松、愉快、主動、有效地學習,關鍵是必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這一問題,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

    (一)以良好的素質和教師形象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要讓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教師就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社會知識。教師自己肚子里沒有東西,再好的設備、再漂亮的圖片、再好聽的音樂,也只能讓學生產生一時的興趣,聽厭了、看厭了,可能學生就要睡覺了。要保障學生有效地聽講,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授課教師還要有很好的教學控制能力。眾所周知,放任學生自由打鬧就不能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但一味打壓學生又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恐懼感,學生也許不鬧了,但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了,學習的積極性沒有了,當然就更談不上什么有效性了。

    (二)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對于某一事物的迷戀,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由興趣產生動機,由動機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中產生新的興趣。教學情境可以引導學生進入生疑、釋疑的情境,使其心理上處于興奮狀態,形成興趣氛圍,進而形成使“學習者對學習活動本身感興趣”的內在學習動機。

    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創設教學情境是教師的一項常規教學工作,而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則是教學改革的重要追求。創設教學情境要從教學目標出發,真正為教學服務,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鼓勵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內容很豐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而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是把知識從教師頭腦中傳送到學生的筆記本上)。因此,課堂教學必須創設多個“興奮點”,以激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所謂的“興奮”,即指人振奮、激動的精神狀態。而興奮點,是指能激起人精神振奮或激動的情境、話題等等。

    抓住課堂“興奮點”,是指在課堂上,老師充分利用學生在課堂中產生的“興奮點”,或者有意識地給學生創設“興奮點”,去激起學生振奮或者激動的情緒,從而帶領他們進入生動活潑的課堂,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振奮的精神狀態下,認真聽課,使他們的思維活動始終圍繞在課堂教學上,使他們的情感盡可能地與教材內容及課堂目標一致。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自覺愉悅地踏上預定的航行路線。

    趣導對于音樂課堂教學來說是一個達到成功所必備的良好開端,是體現學科魅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連接新課程與現階段高中生課堂學習的和諧的橋梁。當然,興趣是成功的先導,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它將強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喚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撞擊學生心中的火花,是提高學生鑒賞能力的有效途徑。我們要利用學生的興趣去引導學生認識事物、了解世界,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得到培養和發展的。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緊緊抓住學生心理,優化課堂結構,努力創新教法,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愿學、樂學、好學,讓教學步入有效、高效的境界!

    參考文獻:

    [1]音樂新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音樂課程標準解讀.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3]王朝霞.學校音樂欣賞教學改革[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2.

    [4]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5.

    篇3

    【關鍵詞】音樂;教學方法

    恰當的音樂教學方法,是上好音樂課的重要條件。不注重音樂教學方法的研究,讓學生死記硬背音樂知識。一味填鴨式的灌輸絕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現實中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講臺上的講,課堂成了“講堂”。音樂教師主宰的課堂,和盤托出,天衣無縫地講授,缺乏生命的活力。其危害就在于:讓學生感受不到上音樂課的快樂,異化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并進而扭曲了學生的個性與人格,壓抑并泯滅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得學生的“知識”停留在外在的、呆滯的、惰性十足的水平。這種教學方法效果很差,也是不受學生歡迎的。如何改進音樂教學方法,突出音樂的藝術特點。本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了解各種音樂教法,掌握各種教法的精髓

    音樂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音樂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整體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音樂教學的基本要索之一。它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和任務的完成,關系到音樂教學設計制定的教學策略是否正確,音樂教學方法是隨著教學活動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古今中外在漫長的音樂教學實踐中,曾創造了許許多多的教學方法,且隨著教學理論的發展和新的教學手段的運用,音樂教學方法還將不斷出新。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對文本、圖形、靜止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信息具有集成處理的能力,可以充分調動參與者的學習興趣積極性,為學習者進行知識學習提供一個全方位音樂學習的交互環境。多媒體將更廣泛地應用到音樂課堂教學上,全面提高音樂教學水平和質量。同時形聲并茂、生動活潑的使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情景交融,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感知力,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對音樂的表現也更加準確。充分發揮多媒體教育技術在整個音樂教學中的優勢,是不斷增添音樂無窮魅力、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

    當前常用的音樂教學方法。大致歸納一下兩種:

    1.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音樂感受、情感體驗為主,通過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感受鑒賞音樂,情感體驗等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包括欣賞法、演示法、參觀法。

    2.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音樂實踐活動為主,通過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親身參與的各項音樂實踐活動,形成與完善音樂技能技巧和發展音樂表現能力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律動教學法、創作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近年來,隨著音樂教學思想的轉變,音樂教學改革和教學實驗對多樣化教學模式的探討日趨活躍,在實踐中出現了各種新的教學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研究與開發教學模式是豐富和發展教學理論的重要措施,也有利與教學理論應用于教學實踐。因此,開發和推廣各種各樣教學模式仍是十分必要的。

    二、對各種音樂教學法要靈活運用、不盲目照搬

    在選擇音樂教學方法時,是應該充分考慮的。例如。“音樂本位原則”是針對音樂教學中存在的種種非音樂性現象和問題而提出的。從這一原則出發,就要求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和手段時,必須注意選擇的合理性,突出音樂學科教學的特點。突出音樂性,而不要喧賓奪主。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是通過特定的教學內容來實現的。不同的音樂教學內容所需要的教學方法有明顯的差異。音樂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復雜的心里活動過程,需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和學生智力、能力、態度以及班級學習紀律、學習風氣等實際情況。選擇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隨著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會更進一步開拓音樂教學方法的功能和運用范圍。依據教師自身的條件選擇放學方法取決于教師專業水平、教學水平、年齡特征、能力特長、個性特點等條件。任何一種音樂教學方法,只有適應教師的自身條件,并能為教師充分理解和把握。才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其功能和作用。音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平等互動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因此,為了達到教學的良好效果,減少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在教學工作實施之前,要根據一定的目標要求,選擇正確的內容,制定方法策略,精心進行設計。

    三、結合音樂教學實際在現有教法基礎上力爭創新

    篇4

    (一)傳播學

    我們在掌握和理解傳播學的過程之中應該把握傳播學的特點,從這個方面對傳播學進行理解:首先,傳播學中的“傳播”主要針對的是精神層面的信息傳播,與我們普通的物質內容沒有聯系;其次,傳播包括傳播者、信息、媒介和受眾,這些要素正是教學所要研究的內容;最后,我們應該明白在傳播的過程之中應該注重傳播的有效性,只有改善傳播活動的環境才能促進傳播過程的有效進行。

    (二)大學音樂教學

    大學音樂教學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密切有效的配合才能促進使教學過程順利的實現。音樂教學與一般的學科教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因為音樂教學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音樂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通過音樂學生提高自己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之中,充分的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更好的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

    (三)傳播學與音樂教學之間的關系

    眾所周知,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知識與理念的傳播過程,因此我們說傳播學對于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在傳播視角之下,我們應該積極開拓相關的教學方式,應用傳播學實現大學音樂教學過程的不斷提升與改變,促進大學音樂教學方式的有效性。

    二、傳播視角下的大學音樂教學方法的有效實施

    (一)傳播視角下的大學音樂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對于大學音樂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與意義,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教育教學的改革在不斷的推進,大學音樂教學理念也在逐步的進行改變與提升。現代音樂理念要求在教學過程之中要做到不斷的創新,尤其是在傳播視角下,信息時代已經走入了我們的生活與學習,已經深刻的改變了現代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正是在這種條件的影響之下,要求我們必須充分的利用傳播視角及時更新大學音樂教學理念,讓大學音樂教學理念與傳播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大學音樂教學理念的與時俱進,才能不斷的推進大學音樂教學理念的創新與發展。

    (二)傳播視角下的大學音樂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中最有價值的就是教學內容,這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最為注重的方面。大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也是這樣,也應該對教學內容予以充分的重視。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之下,我們進行教育教學過程之中,更多注重的是課本知識的講授,缺乏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設置與安排。但是在傳播視角下,可以促進教學內容的進一步優化。在傳播視角下應該實現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實現音樂教學內容與現代音樂發展的有效融合;其次,在教學過程之中應該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現代音樂教學過程之中;最后,應該注重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傳播手段,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化,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傳播視角下的大學音樂教學方法

    內容的改變必然促進方法的創新,所以在傳播視角下的大學音樂教學方法應該得到不斷的豐富。善于創設音樂教學的環境,能夠利用各種樂器、多媒體手段等讓學生進行情境,有條件還可以帶學生走入真實的大自然中,體會音樂的美。在課內教學中要利用好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比如課件、視頻等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切實感覺到音樂對生活的重要性。教師要勇于借鑒和創新,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凡是能夠對學生產生有利結果的方法都可以嘗試和利用。

    (四)傳播視角下的大學音樂教學過程

    實現大學音樂教學方式有效性實施必須充分的重視教學過程,與傳統的音樂教學過程不同,在傳播視角下,我們應該對大學音樂教學的教學過程進行系統的設計與規范,實現大學音樂教學過程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促進大學音樂教學方式的有效實施。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之中,應該與傳播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因為音樂教學過程本身就是通過一定的媒介實現音樂信息與音樂符號的傳播,也就是說音樂教學過程之中本身就蘊含著傳播過程。因此,在大學音樂教學過程之中植入傳播學就顯的尤為自然,可以更好的促進現代大學音樂教學過程的進步與發展。在傳播視角之下,我們應該注重教學過程之中與學生的互動和學生與媒體之間的互動,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實現大學音樂教學過程的優化,讓學生通過媒介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之中,在傳播媒體的幫助之下實現大學音樂教學過程的記錄與傳承,讓教學過程變的更加生動活潑。

    三、結論

    篇5

    關鍵詞:音樂 教學 律動方法 價值

    律動教學法的實踐方式是通過肢體動作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提高學生們對音樂節奏的注意力,豐富音樂課堂的表現形式,促進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一、音樂教學中使用律動教學方法的意義

    在教學活動中,強調教育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學生們對音樂的天賦是與生俱來的,而音樂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則是后天培養的。一般認為,音樂學習能力的培養,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簡單概括為后天的學習經歷,教育教學環境以及音樂的接觸程度等。作為當代音樂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們演唱課本上的歌曲,而是把創新型音樂人才的培養列為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音樂教學是一項綜合性教學,涉及演唱、視唱練耳以及音樂表演等內容。在音樂課堂上,要積極突破傳統的、學生處于被動狀態的教學方法;要充分創造一切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成為音樂教學活動的活躍因素,能夠積極、快樂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們的表現欲。對于非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掌握高超的演唱技巧不是最重要的,只有輕松、快樂的音樂教學體驗才能夠豐富學生們的成長,讓學生們在音樂課上領悟音符的美感,節奏的魅力。鑒于上述思考,在音樂課堂上,應該讓學生們動起來、玩起來、快樂起來;而體態律動教學法就是能夠讓學生們“動”起來的方法。

    二、律動教學法的內涵

    律動教學法的全稱是體態律動教學法,由達爾克羅茲提出。體態律動教學法的基本內涵是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聆聽旋律、體會節奏,以聲音和肌肉感覺的合成印象為基礎,不斷促進學生聽覺、運動、情感、思維內在聯系的一種教學方法。

    由于體態律動這種音樂教學方法能夠符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已經被很多地區的音樂教學相繼引用。但是,在體態律動教學方法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為數不少的音樂教師只關注了律動的動作,而忽視了律動與音樂的結合。由于律動教學方法的實施水平有限,盡管改變了傳統式正襟危坐的課堂氣氛,但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學生們“群魔亂舞”的尷尬局面,違背了律動教學方法最初的實施目的。

    三、律動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把握律動教學的本質

    律動教學的研究重點在于,讓學生在傾聽音樂的同時,通過肢體運動來感受節奏,體會樂曲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最終形成體驗化的認知和感受。體態律動教學法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是讓音樂淪為肢體活動的伴奏,也不是隨著音樂開展體育活動,而是把肢體運動作為一種全新的認識方式。利用體態律動這種方法,讓學生們感受音樂、體會思想,最終實現創新型教育教學。

    (二)重視生活素材的積累

    要進行律動教學,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律動的素材。所謂律動素材,就是指在音樂伴奏下,讓學生們掌握一種基本動作、模仿動作、基本步伐或一組綜合運動的教學活動。一般來說,現階段的律動教學多使用模仿動作,模仿動作的來源主要是人物形象和動物形象。無論是人物形象,還是動物形象,他們都是活生生的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學生要對他們進行模仿,就需要熟悉他們的基本特點。只有在熟悉特點的基礎上,才能夠概括出人物(或動物)的動作要點,進而濃縮成體態律動。因此,音樂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上多鼓勵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和動作,并引導他們概括出不同人物(或動物)活動的特點。

    以人物為例,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大家有木有注意到爺爺奶奶們走路時跟我們有什么不同?(學生們陷入思考中,教師可停頓2分鐘,然后提問舉手的同學)

    學生1:爺爺奶奶拄著拐棍!

    教師:很好,還能想到別的嗎?

    學生1:走的慢。

    教師:剛才那位同學回答的很好,還有其他同學補充嗎?

    學生2:爺爺奶奶們會駝背。

    教師:剛才這兩位同學說了,爺爺奶奶們走路是拄拐棍、駝背、慢。(將這三個詞寫在黑板上),大家可以站起來,感受一下,爺爺奶奶們是怎么走路的。

    (三)音樂與動作結合

    在動聽的音樂旋律中,學生們會不由自主的產生對音樂的理解,進而激發出一種強烈的表演欲望,這種表演欲望尤其是在低年級的學生之中。作為音樂教師,應該積極有效的利用學生的這一天性,開展體態律動教學。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音樂的性質、節奏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來進行體態律動。例如,在學習朝鮮族民歌《桔梗謠》的時候,受到民族差異的影響,可能學生們對這首歌曲的興趣并不濃厚。對此,教師可以向學生們介紹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崇尚仙鶴,在跳舞時多模仿仙鶴的動作,甚至可以從朝鮮族民歌的節奏中感受到仙鶴優美的步態。教師可以在課前收集整理一些朝鮮族歌舞的視頻,讓學生們學習模仿,模仿一只只在河邊戲水、翩翩起舞的仙鶴,從而激發學生們的表演欲望。在此教學過程中,能夠使學生們處在一種自我陶醉的健康情緒,樂在其中。同時,也增強了音樂教學的民族性,讓學生們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體會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做到深入淺出

    體態律動教學最初的目的是豐富音樂教學的課堂表現形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如果在體態律動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過分追求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和天性,就會得不償失。音樂課堂上的律動活動,本來是一項快樂、輕松的活動,如果過分吹毛求疵,對學生的動作嚴格要求,就會從律動變成廣播體操,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在現代教育中,學生的創造性培養至關重要,如果教師盲目規范動作,對學生的“隨心而動”加以制止,就會把律動教學等同于傳統填鴨式教學。學生在上音樂課時,除了要用心學習歌唱技巧,還要記牢老師教給的動作,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壓力,讓學生感到疲乏,久而久之喪失了學習音樂的興趣。

    四、結語

    音樂是一個重要的人文學科,也是對學生實施美育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新課標重新規定了音樂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鼓勵音樂創造。將體態律動教學方法應用于音樂教學,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興趣,讓學生熱愛音樂,熱愛藝術。

    參考文獻:

    [1]姜璐璐.淺談體態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5).

    [2]齊穎.淺談“體態律動”教學理論在我國兒童音樂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3,(03).

    [3]宋艷瓊.讓音樂教學在律動中煥發生機――淺談肢體語言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0,(02).

    [4]潘靜葉.讓幼兒在音樂律動中成長――談幼兒音樂教學中律動方法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5,(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AV无码一区二区| 一区三区三区不卡|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极品| 韩国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大屁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痴汉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欧亚精品一区三区免费|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性色A码一区二区三区天美传媒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在线视频国产一区| 国产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在线| 91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白峰美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