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科學技術哲學概論范文

    科學技術哲學概論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11 15:54:19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科學技術哲學概論,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科學技術哲學概論

    篇1

    研究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和鍛煉,不僅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儲備,而且需要多學科的、交叉性的知識儲備。愛因斯坦曾言:“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4]不同學科的理論、知識、觀點、方法與技術的交叉、碰撞、吸收、融合與共振,能改善研究生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與能力結構,形成單一學科所不及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處理問題的素質和能力。“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就是一門包含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綜合性、交叉性學科,能夠實現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與科學技術社會論等多種學科知識的互補,該課程所蘊含的知識有利于培養當代研究生的創新素質與創新能力。第一,“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包含一定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自然辯證法概論”不僅研究自然界及其與人的關系,而且研究科學技術的研究方法及其與社會的關系。“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科學技術社會論、中國科學技術觀與創新型國家五部分。“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主要運用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依據科學技術的發展演變來研究科學技術的內容、方法及其人文蘊涵,研究自然、社會及其相互關系。因此,“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必然包含大量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反之,如果把這些知識排除在“自然辯證法概論”之外,那么它也就只能憑借思辨、猜測、臆想甚至幻想等手段進行研究,而這些屬于人類早期的做法,或者說是宗教、神話、文學的做法。第二,“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有助于融合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英國科學家斯諾提出“兩種文化”(即人文科學文化和自然科學文化),指出人文科學文化與自然科學文化分裂的危害。杰羅姆•凱根提出建立“第三種文化”,即融合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文化。但高度分化的當代科學為其融合設置了障礙。“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包含自然科學知識、人文科學知識與社會科學知識,便于學生對同一事物或同類事物進行多側面、多角度、多層次的理解與認識,溝通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實現對事物立體化、真實化的理解與認識。這種理解與認識可能是相互協調的,也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但無論怎樣,都是對真實世界、現實世界的理解與認識。以這些理解與認識為基礎,以現實事物為基點,協調、統一、融合多方面的理解與認識,從而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科學技術、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問題時能夠實事求是地認識、解決與處理,實現自然與生態、科技與國家、經濟與社會等多方面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緩解、預防或避免生態、環境、能源、人口、社會等問題的發生。

    二、“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具有理性思維、批判思維與辯證思維等多種思維底蘊

    “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既是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也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較強的課程,具備培養和鍛煉研究生的理性思維、批判思維與辯證思維等創新能力所需要的思維底蘊。第一,“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有助于培養和鍛煉研究生的理性思維能力。理論思維是人類在知識和經驗事實的基礎上形成的認識事務本質、規律和普遍聯系的一種理性思維。從課程內容方面講,“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涉及很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概念、觀點與理論,這些理論能培養和鍛煉研究生的理論思維能力。從課程性質方面講,“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屬于哲學門類,哲學是抽象思維較強的學科,哲學類課程的學習過程就是對抽象思維能力鍛煉和提升的過程。如,對生態自然觀部分的學習,既要理解和掌握相關系統科學的概念、觀點和理論,也要理解和掌握生態科學的概念、觀點和理論;既要從科學視角審視生態自然觀產生的現實根源與邏輯必然性,也要從哲學視角審視其理論內涵與當代價值。任何科學研究活動都必須運用理論思維,許多偉大的科學家也是哲學家,如愛因斯坦、玻爾、波恩、貝塔朗菲、普里高津等。著名物理學家波恩指出:“關于哲學,每一個現代科學家都深刻意識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學思維錯綜地交織在一起的。”研究生教育要超越感性思維與經驗思維,培養和鍛煉研究生形成普遍性、規律性認識的抽象思維。“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是多學科交叉的哲學性質的學科,其抽象程度與理性思維水平要高于一般的專業科學理論,能夠培養和鍛煉研究生的理性思維能力。第二,“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有助于培養和鍛煉研究生的批判思維能力。所謂批判性,就是人們對已有的理論知識、思想觀念等提出懷疑,并通過科學研究尋找真理,實現對現存事物的改造和思想理論的革新。目前,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廣泛應用,在增加社會財富、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同時帶來了資源匱乏、生態危機等問題。“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不僅是對現實的了解和理論的學習,而且是在具體分析的基礎上,對這些內容作批判性考察,考察其理論根源、現實根源與價值觀根源。如,對“科學技術與社會”部分的學習,不能簡單認為科學技術是好的、萬能的,也不能簡單認為現代社會中的科技運用都是善的、正當的,而要研究科學技術的發展狀態及其在社會中廣泛應用的科學技術根源、現實社會根源與科學技術觀根源。對既定事實與理論的懷疑與批判是創新素質與能力的重要內容。如果一味地循規蹈矩、因循守舊、崇拜偶像、迷信權威,就只能復古守成,難以創新。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才能對不斷變化的事物去偽求真,追根溯源。是對前人既定的理論框架完全接受,還是大膽反思和批判、推陳出新,成為評判人們是否具有自主創新意識的重要參量。“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倡導批判性的科學精神、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態度與實事求是的科學追求,有助于培養和增加研究生的批判思維能力。第三,“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有助于培養和鍛煉研究生的辯證思維能力。馬克思指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自然辯證法概論”以辯證的視角理解人、自然、科學技術、社會及其之間的關系。如,對科學的理解,既要理解其可確證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可證偽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個體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社會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小科學”時代的意義,也要理解其“大科學”時代的意義;既要理解其簡單性的本質,也要理解其復雜性的本質;既要理解其對人類社會積極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消極性甚至破壞性的一面;既要理解與認識科學,也要理解與認識非科學、偽科學與反科學;既要避免科學主義,也要避免反科學主義。

    三、“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具有溝通科學、技術、社會與人文的實踐底蘊

    篇2

    專業

    代號

    專業

    名稱

    4月16日(星期六)

    4月17日(星期日)

    課程 代號

    上午 (9:00-11:30)

    課程 代號

    下午(14:30-17:00)

    課程 代號

    上午(9:00-11:30)

    課程代號

    下午(14:30-17:00)

    000004

    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方向)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321

    中國文化概論

    00015

    英語(二)

    06217

    人機工程學

    04490

    室內設計原理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6219

    建筑工程管理與法規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4584

    室內構造與材料學

    06216

    中外建筑史

    04583

    室內設計工程基礎

    020104

    財稅

    00051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54

    管理學原理

    00070

    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

    00015

    英語(二)

    00058

    市場營銷學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8019

    理財學

    00067

    財務管理學

    04184

    線性代數(經管類)

    04183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069

    國際稅收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0068

    外國財政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0071

    社會保障概論

    020106

    金融

    00051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54

    管理學原理

    09092

    投資銀行學

    00015

    英語(二)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76

    國際金融

    00078

    銀行會計學

    08019

    理財學

    00067

    財務管理學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079

    保險學原理

    04184

    線性代數(經管類)

    04183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20110

    國際貿易

    00051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45

    企業經濟統計學

    00055

    企業會計學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097

    外貿英語寫作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096

    外刊經貿知識選讀

    00248

    國際金融法

    00100

    國際運輸與保險

    04184

    線性代數(經管類)

    00102

    世界市場行情

    00889

    經濟學(二)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04183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20177

    投資理財

    00051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9092

    投資銀行學

    00015

    英語(二)

    00067

    財務管理學(**加試)

    04184

    線性代數(經管類)

    00258

    保險法(**加試)

    00103

    證券投資學(**加試)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7250

    投資學原理

    04183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8019

    理財學

    04762

    金融學概論

    08592

    房地產投資

    08591

    金融營銷

    08593

    金融衍生品投資

    05175

    稅收籌劃

    020202

    工商企業管理

    00051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54

    管理學原理

    00153

    質量管理(一)

    00015

    英語(二)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4

    企業管理咨詢

    00152

    組織行為學

    00151

    企業經營戰略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4183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4184

    線性代數(經管類)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20204

    會計

    00051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9

    高級財務會計

    00015

    英語(二)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160

    審計學

    00158

    資產評估

    00162

    會計制度設計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161

    財務報表分析(一)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4184

    線性代數(經管類)

    04183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20210

    旅游管理

    00051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198

    旅游企業投資與管理

    00200

    客源國概況

    00889

    經濟學(二)

    00058

    市場營銷學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4183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152

    組織行為學

    00067

    財務管理學

    04184

    線性代數(經管類)

    00196

    專業英語

    00199

    中外民俗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97

    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

    020213

    企業財務

    管理

    00051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146

    中國稅制

    09092

    投資銀行學

    00015

    英語(二)

    00058

    市場營銷學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160

    審計學

    00158

    資產評估

    00157

    管理會計(一)

    04184

    線性代數(經管類)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207

    高級財務管理

    00208

    國際財務管理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4183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20222

    物業管理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4

    管理學原理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015

    英語(二)

    05831

    房地產財務管理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8264

    房地產市場與營銷

    00043

    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6400

    物業服務經濟概論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6404

    物業管理國際質量標準

    030106

    法律

    00230

    合同法

    00227

    公司法

    00167

    勞動法

    00015

    英語(二)

    00249

    國際私法

    00246

    國際經濟法概論

    00258

    保險法

    00226

    知識產權法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262

    法律文書寫作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228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05678

    金融法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5680

    婚姻家庭法

    00233

    稅法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30107

    經濟法學

    00231

    市場競爭法概論

    00257

    票據法

    00258

    保險法

    00015

    英語(二)

    00249

    國際私法

    03349

    政府經濟管理概論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169

    房地產法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228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05678

    金融法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6917

    仲裁法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19271

    外商投資企業法

    19270

    商法概論

    030302

    行政管理學

    00318

    公共政策

    00315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00316

    西方政治制度

    00015

    英語(二)

    00320

    領導科學

    00319

    行政組織理論

    00321

    中國文化概論

    00034

    社會學概論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322

    中國行政史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1848

    公務員制度

    00261

    行政法學

    040102

    學前教育

    00398

    學前教育原理

    00883

    學前特殊兒童教育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015

    英語(二)

    00401

    學前比較教育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402

    學前教育史

    00467

    課程與教學論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0882

    學前教育心理學

    00403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0881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399

    學前游戲論

    00886

    學前兒童心理衛生與輔導

    040108

    教育學

    00452

    教育統計與測量

    00465

    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015

    英語(二)

    00464

    中外教育簡史

    00469

    教育學原理

    00449

    教育管理原理

    00453

    教育法學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466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00456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0468

    德育原理

    00467

    課程與教學論

    00472

    比較教育

    040120

    基礎教育(中文方向)

    00464

    中外教育簡史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015

    英語(二)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5683

    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

    04578

    中國小說史

    00456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4577

    中國通史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6420

    中文工具書

    00541

    語言學概論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4579

    中學語文教學法

    00266

    社會心理學(一)

    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

    0047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00479

    當代資本主義

    00321

    中國文化概論

    00015

    英語(二)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034

    社會學概論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0481

    現代科學技術與當代社會

    00312

    政治學概論

    00483

    科學思維方法論

    00482

    人生哲學

    00480

    中國傳統道德

    040302

    體育教育

    00498

    體育統計學

    00465

    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015

    英語(二)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497

    運動訓練學

    00495

    體育保健學

    00453

    教育法學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496

    體育測量與評價

    00456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487

    體育心理學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0502

    體育管理學

    00499

    體育游戲

    00501

    體育史

    050104

    秘書學

    00320

    領導科學

    00261

    行政法學

    00321

    中國文化概論

    00015

    英語(二)

    00523

    中國秘書史

    00524

    文書學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312

    政治學概論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527

    中外秘書比較

    00511

    檔案管理學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0525

    公文選讀

    00526

    秘書參謀職能概論

    050105

    漢語言文學

    00037

    美學

    00812

    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專題研究

    00321

    中國文化概論

    00015

    英語(二)

    00540

    外國文學史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0538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41

    語言學概論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50113

    漢語言文學教育

    00037

    美學

    00465

    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015

    英語(二)

    00540

    外國文學史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538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453

    教育法學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0456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4579

    中學語文教學法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00541

    語言學概論

    050201

    英語

    00087

    英語翻譯

    00830

    現代語言學

    00832

    英語詞匯學

    00603

    英語寫作

    00600

    高級英語

    00831

    英語語法

    00604

    英美文學選讀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840

    第二外語(日語)(選考)

    00841

    第二外語(法語)(選考)

    00842

    第二外語(德語)(選考)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50206

    英語教育

    00087

    英語翻譯

    00465

    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00832

    英語詞匯學

    00453

    教育法學

    00600

    高級英語

    00831

    英語語法

    00838

    語言與文化

    00456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603

    英語寫作

    19291

    普通語言學

    00604

    英美文學選讀

    050302

    廣告學

    00037

    美學

    00107

    現代管理學

    00321

    中國文化概論(選考)

    00015

    英語(二)

    00642

    傳播學概論

    00530

    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選考)

    00353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加試)

    00034

    社會學概論

    00662

    新聞事業管理(選考)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0040

    法學概論(選考)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8118

    法律基礎(**加試)

    00244

    經濟法概論(選考)

    06779

    應用寫作學(**加試)

    050305

    新聞學

    00529

    文學概論(一)

    00659

    新聞攝影

    00182

    公共關系學

    00015

    英語(二)

    00642

    傳播學概論

    00661

    中外新聞作品研究

    篇3

    專題設計的基本原則

    專題式教學要求授課教師既要完成該課程的授課任務和教學目標,又要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授課教師在進行專題設計時,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第一,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在進行專題設計的時候,首先必須以教學大綱為依據。教育部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制定了統一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基本要求,對教學內容也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自然辯證法概論”課教學大綱對教學活動具有規范和指導作用。大綱明確指出,本課程主要對學生進行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主要內容包括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科學技術社會論和中國科學技術觀與創新型國家建設。教學大綱中的主要內容為專題的設計提供了范圍依據。因此,所設計的專題必須在大綱所要求的范圍之內,反映大綱的主旨,遵循大綱的基本要求,實現教學目標。

    第二,以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前沿問題為切入點。專題的選擇既要緊密結合當前國際經濟、政治和社會熱點問題,以及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問題,更要貼近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關涉他們所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以這些問題為切入點,既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引導他們運用理論去分析和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創新意識和研究意識。每個專題都有一個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這些問題通過這樣的邏輯思路展開,即問題“是什么”、“有哪些表現”、“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應如何解決”、“對你有何啟示”等,通過層層深入的問題剖析,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他們運用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他們的邏輯分析能力。筆者在一個學期的授課過程中,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碩士研究生關注、關心的問題主要有三類:一是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前沿問題,如區域經濟學專業的學生提出的“海洋經濟快速發展”問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提出的“未來人與計算機的交互方式”問題、“仿生機器人的開發利用”問題等。二是社會熱點問題,如“如何應對老齡化問題”、“房價何時能降”、“節假日出門難的問題如何解決”、“社會風氣如何改善”、“大學的教育體制如何完善”等。三是與自身相關的問題,如“研究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常常迷茫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最優的學習方法是什么”、“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態”、“找工作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等。

    第三,以科技與人文的融合為主要內容。自然辯證法從學科性質上來說,屬于一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思維科學相交叉的哲學性質的理論學科,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點。因此,在設計專題時,必須符合自然辯證法學科性質的要求,內容上要充分體現自然、科技與人文的融合。自然辯證法屬于哲學學科,但研究對象主要是自然、科學技術,它是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來研究和考察自然界以及科技運行的基本規律。現代科技突飛猛進地發展,既給人類帶來了福音,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諸多困惑與問題。設計教學專題,應該教育學生學會用的立場和觀點分析、回答當代科技革命中提出的重大社會問題,幫助碩士研究生樹立正確的科技觀、價值觀、人生觀,從而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理論的教育功能。

    專題設計舉例

    “自然辯證法概論”課共有18課時,最多只能設計9個專題。這9個專題不可能覆蓋《教學大綱》中所有講授內容,只能打破章節的限制,篩選、融匯其中的重要內容。下面僅以6個專題為例,闡釋專題設計的基本原則。

    專題一:瑪雅文明失落的啟示。主要是作為緒論部分來講授。目的是想通過對瑪雅文明失落的原因和啟示的探討,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人與自然、社會和科學技術之間的密切聯系,了解自然辯證法所具有的綜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特點,以及該課程所涉及的主要內容和領域,包括自然觀、科學技術觀以及科技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專題通過對瑪雅文明的介紹,著重讓學生們分析、討論兩個問題:其一,瑪雅文明失落的原因是什么?瑪雅文明的失落給我們今天帶來了哪些啟示?學生們分別從生態環境惡化、人口增加、糧食短缺、戰爭、精神信仰體系瓦解等方面探討了瑪雅文明失落的根源。其二,瑪雅文明的失落給我們今天帶來了哪些啟示?答案方方面面,包括要保護生態環境,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等。如此層層遞進,啟發學生思考,最后引導學生自覺認識到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專題二:人與自然關系的哲學反思。主要依據《教學大綱》第一章的內容,即自然觀。該專題回顧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從原始的低層次的和諧到近代人與自然的對抗到現代生態自然觀所提倡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一歷史演變過程,剖析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從和諧到對抗再到新的階段上更高層次的和諧,這樣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充分體現了人們對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的不斷深入。專題通過一部有關地球的紀錄片《家園》,又名《地球很美有賴你》導入,然后著重讓學生分析造成今天人與自然關系惡化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重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在這兩個問題的解答中,尤其突出分析了“過度消費的生活方式”問題,這個問題也是與碩士研究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學生非常有興趣討論這個話題,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消費觀有著深刻的啟示。總之,通過該專題的講解和討論,一方面使學生了解構建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重要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然觀,養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人文情懷;另一方面,也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專題三:科學精神的缺失與重建。主要依據《教學大綱》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內容,即科學技術觀和科學技術方法論。專題通過科學的本質特征來透視科學精神,探討科學精神的內涵及現實表現,著重討論和分析當前科學精神缺失的原因及重建的路徑,如何掌握科學技術研究和科學技術活動的方法等。專題從“太極高手‘隔空打人’的神功”的相關新聞報道導入,通過對該現象的討論和分析,揭示各種偽科學產生的根源,揭示科學精神缺失的危害,從而得出培育和重建科學精神以及掌握科學方法的重要性。

    專題四:李約瑟難題及其啟示。主要依據《教學大綱》第四章的內容,即科學技術社會論。專題主要探討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即李約瑟難題的提出、李約瑟難題的解答方案、李約瑟難題的當代啟示。專題以“近代科學為什么未在中國產生?”這一問題導入,讓學生開動腦筋,分析其原因。學生分別從經濟發展方式、封建專制制度、科舉制度、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傳統思維方式等方面探究了近代科學未在中國產生的根源,通過分析,揭示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教育、哲學等因素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和作用,從而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的科學技術社會運行觀。

    專題五:科學技術中的倫理問題。主要依據《教學大綱》第四章的內容,即科學技術社會論。通過對科學技術中倫理問題的分析,讓學生了解和把握的科學技術倫理觀,掌握科技工作者的倫理規范,培養學生的責任倫理意識。使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覺遵循職業倫理和社會倫理準則,規范自己的行為,為人類的和平發展貢獻力量。專題以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為案例導入,分析科學技術對自然、社會和人類發展的影響。揭示科學技術本身所具有的倫理維度,以及技術的發展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倫理道德問題,包括航天技術的倫理問題、基因工程技術的倫理問題、信息技術的倫理問題等。通過對當前科技倫理問題的分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只有把握的科學技術倫理觀,才能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性引導,使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好地為人類的福祉服務。

    專題六:學習十報告精神。涉及《教學大綱》第一、二、三、四、五章的內容。專題主要是把十報告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融入到“自然辯證法概論”課教學內容之中,通過對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指導意義和實踐要求的深入講解,通過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以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內容的詳細介紹,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我們黨的科學技術思想,理解科學技術創新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明確建立國家創新體系,推進科學技術創新的重要意義。

    專題以作十報告的視頻導入,簡要介紹十召開的歷史背景、基本內容、理論創新和重大意義。重點分析和討論三個內容:第一,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第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第三,如何構建國家創新體系。通過課堂講解和討論,學生充分認識到了只有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才能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只有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才能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只有加快構建國家創新體系,提高創新能力,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才能實現建設中國特色創新型國家的目標。總之,通過該專題,將十報告的精神實質與《教學大綱》中的內容有機結合,讓學生充分領悟世界觀方法論的指導作用,增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決心。

    專題教學中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專題式教學既具有一定的規范性,也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在教學中應注意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關系。

    第一,處理好“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在進行專題設計的時候,要緊密聯系教學大綱中的教學要點,每個專題要關注和講解不同的問題,要各有分工。看起來好像與其他專題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但在分工的基礎上,又要注意專題與專題之間的內在聯系,注意把每個專題之間的內在聯系給學生分析、揭示出來。比如,講自然觀,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歷史演變過程,充分體現人的實踐活動或科技活動的影響,人與自然關系惡化的重要因素,離不開科技,同樣涉及科技倫理問題等,這樣看似是一個個孤立的問題,實際上是渾然一體的有機整體,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體會到人、自然、科技之間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關系。

    篇4

    以《力學及其發展的歷史批判概論》為例

    011850221李靖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后人總能在前人基礎上進行批判改革。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就有很多批判的聲音。正如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關于物體運動的原因的批判,牛頓和胡克關于引力的互相批判。這里我想以《力學及其發展的歷史批判概論》為例對理論力學史中的批判思想進行討論。

    《力學及其發展的歷史批判概論》的作者是恩斯特·馬赫。恩斯特·馬赫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自幼便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維也納接受了五年的教育,雖然獲得的是放電與感應方面的博士,但他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十分深入。退休后也從未停止對物理學的研究。

    在哲學界,馬赫作為唯心主義哲學家更是廣為人知。他是維也納學派的先師,更是邏輯經驗論和經驗批判主義的創始人,哲學建樹頗深。這樣的身份背景下,人們很容易忽視掉他曾經對經典物理學的批判,正是由于馬赫對于經典力學的批判,才揭開了近代物理學革命的序幕,很多物理學家也深受啟發,波爾、海森堡等均是其中的代表,受到馬赫思想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而受馬赫觀點影響最大的,還當屬愛因斯坦。由于馬赫對經典力學的批判,牛頓經典力學中的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理念受到質疑,對慣性的理解出現了不同想法,從而動搖了經典力學的統治地位。正是由于馬赫對物理學的杰出貢獻,現在的許多物理量都用“馬赫”

    來命名,如“馬赫角”等。

    在理論物理學乃至整個力學史中牛頓建立的經典力學都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但是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以后許多的新成就不斷出現。經典力學的地位就受到了挑戰。此時物理學界的領軍人物馬赫就發表了《力學及其發展的歷史批判概論》,表達了他對經典力學的懷疑。在書中,馬赫以懷疑的經驗論哲學作為批判的武器,將矛頭對準了牛頓的力學先驗論,對經典力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進行了本質揭示,為物理學的革命奠定了基礎。馬赫的《力學及其發展的批判歷史概論》對牛頓絕對時空觀進行了客觀批判,迸發出了物理學革命行將到來的先聲。

    馬赫本人認為,并不是所有不能被直接證實的命題均為偽命題。他指出,物質也是一種抽象,不能被人們的感官所直接感知。他沒有沿用經典力學中絕對的時空觀,他認為時間并不是絕對獨立存在的。他認為“聯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聯系性,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沒有絕對的時間,離開了相互聯系,時間將不復存在。而時間與事物的運動又存在明顯的相關性,任何事物的運動都與時間有關,而且不存在與運動變化無關的時間。”同樣馬赫也對牛頓的絕對空間進行了批判與否定。

    馬赫的批判研究非常有成果。正是他的懷疑與批判讓更多的有識之士發現經典力學的缺陷,進而思考推動了近代力學的發展和進步。馬赫的思想影響了很多人,比如近代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在《關于廣義相對論的原理》中,將馬赫對于慣性的理解命名為馬赫原理,并表明,在當時,馬赫已經看透了經典物理學的薄弱環節。如果當時的馬赫不是已經到了遲暮之年,也許相對論的發現就會易主。馬赫借《力學及其發展的歷史批判概論》對經典物理學進行了本質批判,動搖了經典物理學的統治地位,對于現代物理學革命的到來具有重要意義,對后代物理學家也產生了重要影響。通過馬赫的批判理論,人們得到啟迪,不斷加強對經典物理學理論的重新審視,為物理學新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并引發了物理學界和哲學界的熱烈討論。在科學技術迫切需要發展的時代,馬赫勇于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挑戰權威,對經典力學重新審視,大膽批判,更喊出了物理學革命到來的先聲,為物理學革命的到來鋪平了道路。

    哲學也是一門科學,在理論物理學的研究中采用了批判精神能更好的促進學科的發展。馬赫正是因為他敢于質疑當時力學史的權威而著名,如今我們想在基礎物理學的研究上取得突破也許正需要某寫人才,他們敢于質疑敢于批判,即使對象是愛因斯坦。

    篇5

    【關鍵詞】科技文化;邏輯實證主義;歷史主義;客觀辯證法;自發支配

    一、淺析邏輯實證主義

    邏輯實證主義的產生是有一定的科學基礎和思想背景的,我們都知道在19世紀末發生了以黑體輻射實驗和以太實驗為代表的物理學危機,這就為邏輯實證主義的產生提供了條件和可能,人們開始尋求一種新的方法,來解釋這場物理危機,那么這種方法的來源就是現代的邏輯技術,現代的邏輯技術就演變出了一系列的邏輯解釋,邏輯實證主義也就悄然誕生了。20世紀初產生的反黑格爾形而上學的思潮是邏輯實證主義誕生的直接思想原因。外加上從休謨到孔德再到馬赫的思想的發展,邏輯實證主義就此孕育而生并發展成熟。

    那么邏輯實證主義究竟有哪些特征,它所代表的主要思想到底是什么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對之進行理解:第一,邏輯實證主義以意義理論反對形而上學,反對傳統的對于本體論的討論,這明顯可以看出是一種新的思潮,它反對的時舊的哲學領域中一直探討的本體問題,反對形而上學;第二,邏輯實證主義強調經驗證實的原則。老的實證主義強調的是對經驗進行描述,主要研究對象是經驗的來源,而邏輯實證主義則不強調研究經驗,更主張研究命題的意義,再看這個命題能否被經驗所證實;第三,邏輯實證主義將數理邏輯引入哲學,認為哲學的任務就是進行數學分析,也正是邏輯實證主義開啟了西方分析哲學的新時代的到來。

    針對性提出三種觀點,首當其沖的是邏輯原子主義,這個學派主要是對哲學的本質進行探討,他們認為哲學的本質是邏輯,以數理命題為工具對科學的陳述命題進行分析。那么何謂科學的陳述命題呢?分別則是主謂命題,是肯定某一個事物的屬性,可以這樣理解:S是P。另外的一個命題則是關系命題,這個命題主要是表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事物有何種關系:A和B,R(a,b,c)。另外這個學派還想表達這樣的思想:原子命題與原子事實同構,原子命題是原子事實的邏輯表示,原子事實則是構成經驗世界的客觀材料,是最基本的感覺經驗。這二者是同構的,性質和本質是一致的。以上介紹的這些就是邏輯原子主義。i

    二、從邏輯實證主義到歷史主義的轉變

    現在我們熟知的歷史主義可以主要分為新歷史主義和老歷史主義兩個流派。這兩個流派是相輔相成的,也是不可分割的,新歷史主義是對老歷史主義的發展和傳承。老的歷史主義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作為開創者的庫恩、拉卡托斯、費耶阿本德。新歷史主義的代表人物則有:勞丹、夏佩爾。歷史主義的各代表哲學家都有自己的獨到的觀點,也有對前面邏輯實證主義進行的各種批判。

    無論是新歷史主義還是老歷史主義,都包含了以下四個基本特征:首先,歷史主義開始對科學的發展進行了動態的分析,主張對客觀事實進行歸納形成理論;其次對科學的發展進行社會歷史分析,站在社會歷史的角度來剖析科學的發展;再次對科學進行整體的分析,科學更加的整體化,歷史主義學派對科學的分析也順應了這一潮流,用整體化的目光來看待歷史;最后,歷史主義否認有普遍的方法論規則和評價標準,認為對科學和客觀事物的評判要依據其本身的特點進行評價。

    庫恩最早提出了科學的范式的概念,“范式”這個詞語最早是來源于模型、模式。它主要是指一項具體的科學成就,或伴隨著某一項科學成就而出現的復合點,或者是指某一科學共同體在某一專業或者學說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范式的主要包括;符號、概括、模型、范例。庫恩的“范式“思想,提出了一種新的科學發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范式也是科學與前科學的一個分界標準。以下是科學的發展模式:

    前科學常規科學科學反常危機科學革命新常規科學時期ii

    費耶阿本德的理論則包括以下的幾點:第一就是多元方法論,他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什么都行。在這一點中我們也許能夠看出費耶阿本德的無政府主義的方法論,更加的集大家之所長來解決問題。第二是多元理論,也可以將之理解為理論的多元化,經驗論者將理論一元化,而費耶阿本德在這一點上面進行了一個突破,認為理論是多元的,這也印證了他的第一點多元方法論。第三點是理論不可比,認為科學無進步。當然,費耶阿本德的理論看起來是十分極端的,甚至是無法理解的,但是我們還是要看到他得思想理論的進步,和他敢于突破常規的精神。

    新的歷史主義都堅持科學哲學和科學史相結合的傳統,都反對批判非理性主義和相對主義。勞丹將問題分為兩類,分別是經驗問題和概念問題,經驗問題是包括了未解決的、已解決的、反常的問題三個方面。夏佩爾則提出了一個新的說法,就是信息域理論。信息域的意思是指有一系列信息構成的,用來解釋科學發展。iii

    三、西方科學文化的發展思考

    從前文的對邏輯實證主義和歷史主義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科學文化范式演變的兩條線索:邏輯實證主義側重于對科學本身的解釋與說明,歷史主義側重于從科學史的角度對科學發展的內外環境進行剖析。也正是由于邏輯實證主義的各種不足,歷史主義才會應運而生。科學哲學在這一過程中受到了客觀辯證法的自發支配。

    我們應該這樣理解客觀辯證法,它是客觀世界由其自身的矛盾運動所引起的變化、運動和發展的過程,是以物質聯系運動發展的客觀狀態形式存在的辯證法,總體屬于物質的范疇。客觀辯證法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與此同時,客觀辯證法也可以稱“事物的辯證法”、“存在的辯證法”。

    那個時代的哲學家們似乎正確認識了這一觀念的總要意義,他們從科學的發展現狀出發,批判了邏輯實證主義的種種弊端,邏輯經驗主義的研究提出了現代科學的認識論與方法論問題,如科學知識的基礎、科學理論的解釋、科學假說的確認等。經過了歷史主義、新歷史主義等,把新的、更深入的問題,如科學發展模式、科學內史與科學外史、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科學進步的合理性、科學實在論等引入科學哲學研究。從這里我們可以發現,現代西方科學哲學有它特殊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不能用它來取代自然辯證法,恰恰相反,應該在客觀辯證法的基礎上,二者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西方科學哲學對傳統哲學采取一概否定的態度,把一般的哲學一律斥之為“形而上學”,認為科學與哲學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合的,用實證哲學來取代哲學本身,拋棄傳統哲學,否定哲學的基本問題,并以之與客觀方法論相對抗,拒絕回答關于世界的最普遍的規律問題。由于他們排斥徹底唯物主義和世界觀的指導,往往在哲學的結論中陷入相對主義和絕對主義的極端中。但是我們慶幸的看到,西方科學哲學的發展史收客觀方法論的自發支配的,從邏輯主義到歷史主義的轉變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一點。用更加客觀的、矛盾的、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和解決問題,這是一種歷史進步的表現,同時也是一種受到自發支配的表現。

    注釋:

    i劉大椿.科學技術哲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ii劉大椿.科學技術哲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iiiL勞丹.分界問題的消逝[J].自然科學哲學問題,1988(3).

    【參考文獻】

    [1]劉大椿.科學技術哲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洪謙.《邏輯經驗主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 中文激情在线一区二区| 91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不卡|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 天堂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 日本丰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色欲AV蜜桃一区二区三|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一区|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末成年女AV片一区二区| 日美欧韩一区二去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 麻豆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体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精彩视频| 日韩福利视频一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内射最近更新|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日韩毛片一区视频免费|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内射少妇一区27P|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福利一区在线视频|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