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大學生的禮儀修養范文

    大學生的禮儀修養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8 08:51:2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大學生的禮儀修養,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大學生的禮儀修養

    篇1

    關鍵詞 大學生 禮儀修養 就業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Shallow Discu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tiquette Training

    ZHANG Lei

    (Zhengzhou Aviation Industry Management Institute, Zhengzhou, He'nan, 450015)

    Abstract Known as "paradise"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construction state of college students' new forces, more should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ents' etiquette education after 90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most of them are only children and grow up in good living conditions, although has the advantages of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the etiquette training is relatively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therefore advocate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the whole society of today, to strengthen the etiquette education, grasp good etiquette knowledge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tiquette cultivation; employment

    1 當代大學生的禮儀現狀

    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群體,應該具有良好的禮儀修養。但是在大學校園里,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不文明、不禮貌、丑陋、粗俗的現象。比如上課不注重儀容,男生留長發,夏天穿拖鞋背心進教學樓,上課遲到不打報告擅自進入教室,不尊重教師,對于教師的批評反唇相譏,甚至辱罵教師等等;食堂就餐時不自覺排隊,食堂擁擠、無序,就餐不文明,就坐時坐相不雅,不主動將餐具放置到規定位置;宿舍衛生狀況很差,有些學生不遵守作息時間,在宿舍通宵上網玩游戲,嚴重影響其他同學的休息,同學之間出現問題不能和平解決,有打罵現象發生;在校園里張口罵人、隨地吐痰、不愛護公共設施等。

    而在這些現象中,首先是大學生人際關系存在較大的問題。有部分同學很難融入校園生活,如在活動要求學生自由分組行動時,出現部分學生單獨行動,沒有辦法找到其他同學組成團隊。其次是欠缺必要的職業禮儀,比如沒有時間觀念,求職時面試遲到,求職服飾不適當等,都影響了大學生求職的成功率。

    2 大學生禮儀缺失的原因

    2.1 家庭教育的缺失

    我國歷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很重視啟蒙教育,將禮儀教育作為兒童成長的必由之路。孔子就曾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不學禮,無以應,不知禮,無以立”。在古人眼中,禮儀教育應當從早些開始,從小處著手。這樣,人在學習禮儀的過程中,就能將禮儀內化為個人的品質、習慣,從而近善遠惡。

    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家長百般呵護,尤其是新世紀以來,隨著國內物質生活水平極大提高,在這個時期成長起來的90后大學生在物質上得到充分滿足的同時,家庭對于學生社會禮儀教育的缺失,養成了當代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不會為他人考慮的習慣,從而使其在思想品格上過早的出現某種缺陷,形成對禮儀的抵制。

    2.2 學校教育的缺失

    中小學階段學校和教師強調的是考試成績,升學率等問題,對于學生的禮儀教育缺失嚴重。甚至學習好就能掩蓋一切有意無意的失禮行為,造成了學術個人主義和自我意識的畸形膨脹,同時也給高校禮儀教育帶來更大的困難。而在當前高校管理模式下,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大多集中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禮儀教育不受重視,造成了學生言行舉止的失范。另外某些大學教師也存在禮儀缺失、道德失范的現象。比如某些教師剽竊他人的研究成果,騙取學術榮譽,對當代大學生也造成了負面影響。很多學生現在在校園中遇到老師不打招呼,給老師打電話甚至不知道先說老師好和表明自己身份,而是直接說自己需要干什么事情,讓老師聽了半天還沒弄清給自己打電話的是誰。

    2.3 社會負面的影響

    目前我國的社會風氣還不能令人樂觀,一些傳統的思想觀念正受到形形“新思潮”、“新事物”的挑戰,倫理、道德領域出現了某些紊亂,社會上存在的各種不道德的、不文明、有失禮儀的現象無不對正處于各種觀念初步形成時期的大學生帶來消極影響。比如有的人在公共場所我行我素、動作粗俗、不講禮讓,違法行為的泛化等等。作為社會一部分的大學校園,必然要受到社會大文化的影響和侵蝕。尤其在商品化和傳媒化的社會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象牙塔(下轉第215頁)(上接第210頁)已不復存在。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禮儀修養的積極性。

    大學生們應吸取傳統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道德修養,學習一些必要的禮儀常識,方可立足于社會、立足于風潮的前端,方可得到人們更多的肯定。

    3 培養大學生禮儀修養的途徑

    禮儀修養包含方面很多,比如儀容禮儀、服飾禮儀、家庭成員禮儀、交通禮儀、求職禮儀、職場禮儀等。根據現今大學生禮儀現狀,應著重培養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及職業禮儀。

    3.1 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

    大學生思想活躍、感情豐富,人際交往需要非常強烈。然而并不是每個大學生都能處理好人際關系。“不知如何與人交往”成為當代大學生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在培養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時候,首先應從班級和宿舍著手。班級和宿舍是大學生生活、學習、交往的主要場地。輔導員根據掌握的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了解學生的性格、興趣、家庭狀況等,在班級、宿舍選拔具有良好人際關系并且有責任心的同學擔任一定的職務,定期對這些學生進行人格教育、人際關系實踐等培訓,通過他們與其他同學在生活、學習上的接觸,引導其他學生一起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其次要培養學生樂于與人接近。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鼓勵學生參加不同的社團活動。通過社團活動,不僅可以結交朋友還可以鍛煉自己,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人際交往能力。

    3.2 職業禮儀的培養

    職業素質是職業人必備的思想、知識、技巧等,包括職業道德、職業禮儀、職業知識、職業技巧等。大學生在平時的專業課程里往往很少學習到,而這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校中開設相關的課程是必須的。但是只有部分高校開設了專門的職業禮儀課程,而且學生不重視,甚至有的引起學生的反感,被學生說成是卑躬屈膝、討好領導等。因此在開設相關課程時,首先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職業禮儀不僅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也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其次要配備專業的職業禮儀教師,合理安排職業禮儀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通過教師的教授及學校組織的模擬訓練,使得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職業禮儀修養。

    4 總結

    當今社會對大學生的個人素質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更加具體的要求,一個優秀人才,不僅應當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必須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和禮儀修養。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范,可以有效的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的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眾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會使與公眾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

    參考文獻

    [1] 張英偉等.高校大學生禮儀養成教育的新思考[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9.28(2).

    篇2

    [關鍵詞]商務溝通 禮儀素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7-0194-01

    禮儀修養往往是一個人內涵的外在體現,一個人的學識水平綜合素質都可以通過禮儀修養表現出來。而對于高職院校的大學生來說,走向社會、步入職場學好禮儀是至關重要的,有時一個人的禮儀修養可能會決定一個人在職場上能否取得成功,獲得更多的機遇。一個人的禮儀素養更是無處不在:禮儀一向是待人接物中個人素質和修養的外在表現,也是大學生步入社會后必須學習和不斷實踐的一門必修課程。所以,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禮儀素養,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將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起重要作用。

    一、高職禮儀教學的弊端分析

    隨著高職教育的發展和人們對高職教育越來越認可,高職作為專門培養高級技術人才的基地,由于學生動手能力強,就業相對某些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優勢等特點,高職發展出現了可喜的局面,學校對課程的配置越來越科學,實踐性也越來越強,禮儀作為必修課程被所有的專業重視,成為專業基礎課。但由于開設課時少,學生的實踐機會還不多,往往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現象,所以,把禮儀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刻不容緩。

    二、大學生學習禮儀知識的必要性

    (一)禮儀修養是大學生步入社會的問路石

    大學生步入社會后,第一印象非常關鍵,人們常常會先入為主,如果在與人交往時能處處表現出禮貌的語言、得體的舉止,使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彬彬有禮、談吐大方的氣質,馬上就會有一個非常良好的印象,進入企事業單位工作,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禮儀修養是大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人與人的溝通運用現代化工具和手段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所以,對大學生的溝通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的溝通方位越來越廣,距離也越來越遠,由個人溝通發展為公眾溝通,由近距離溝通發展為遠程溝通。這些都改變了傳統的溝通交流方式,在溝通中禮儀需求更顯重要,所以,禮儀修養不容忽視。

    (三)禮儀修養能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

    由于我國應試教育指揮棒的影響,現在有很多大學生在邁入大學校園時,兩耳不聞窗外事,有的家長和學生錯誤地認為學習好了就一切都好了,往往培養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人才,最起碼的道德禮儀規范都不懂,致使學識水平與道德水平嚴重不協調,這與嚴重缺乏禮儀知識有關,步入社會后也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禮儀教育,才能使學生的內在與外在完美結合,培養出內外兼修的合格人才,才能在商務溝通中做到游刃有余。

    三、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禮儀修養

    (一)設置情境教學,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禮儀教學

    在學科教學中將禮儀知識滲透到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將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禮儀素養。而設置教學情境是非常好的教學手段,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設置教學情境之前,教師對布置的任務提出要求,例如:禮儀禮貌、服裝服飾、語言技巧的要求等,并進行競賽。

    1.在學習商務溝通中《交談》這一章節時,我是這樣設置情境的:首先將學生分成若干組,選出每組的組長、攝像、策劃、解說等人員,組長給每位組員布置任務,同時,經過小組討論決定交談的題目,確立交談內容,發生的時間、地點、周圍環境,這些都由解說完成。同學們可以在寢室進行演練,在課堂上進行展示。經過一番準備之后學生進行展示,展示時有評委評分,在展示過程中學生交談時的禮貌禮儀表現是否得體,比如客戶雙方進行交談時,服裝是否得體,在交談過程中是否有打斷、插話、質疑、糾正、補充對方說話的行為,是否做到講普通話、語氣語調是否得體等,無處不在顯示著商務溝通中禮儀的存在,使交談更加通暢,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達到目的。

    2.在旅游管理專業,這種禮儀教學可開設在旅行社。旅行社人員接待客

    戶時的儀態儀表、語音語調,等一系列禮儀知識都可在實踐中得以展示。

    3.在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中,禮儀更是一種技巧。通過設置情境禮儀方面的知識更是無處不在,比如上電梯時的禮儀,誰先進誰先出,宴會時的座次等,都表現出禮儀素養的重要,也體現了職場的規范。

    (二)生活中規范禮儀,使其成為一種習慣

    懂得禮儀、學習禮儀知識,不僅需要在學校學習系統的知識,同時,也需要大學生能夠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規范自己的言行,使禮貌成為一種習慣,只有平時做到彬彬有禮、禮貌待人、談吐氣質不凡,才能在未來社會成為真正令人尊敬的人,才能在職場立足。

    篇3

    關鍵詞:“90后”大學生;禮儀修養;專業培訓;校園氛圍

    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國非常重視禮儀。而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是中國古老文明的傳承者與繼承人,而且在以后的發展中還要將中國的古老文明傳向海外,因此“90后”大學生的責任非常重大。

    一、“90后”大學生禮儀修養的現狀分析

    當前通過對“90后”大學生禮儀修養的調研,發現大學生的禮儀修養程度不容樂觀。盡管絕大部分大學生的行為舉止比較規范,但是他們對于自身禮儀修養的滿意程度較低,而且對禮儀修養的認識也不夠充分;其次,“90后”大學生在禮儀修養方面存在著需求與現實之間的矛盾。有一部分大學生想要通過禮儀知識的學習來提升自身的禮儀道德修養,但是卻發現沒有合適的平臺與途徑,從而放棄對禮儀知識的學習。此外,當前學校、家庭與社會等對大學生禮儀修養學習的引導有所欠缺,大部分家長與學校老師不注重對學生禮儀修養的培養,從而使大學生對禮儀修養持漠視的態度。[1]

    二、提升“90后”大學生禮儀修養的重要舉措

    1.開展專業性培訓,充實學生的禮儀修養知識

    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要場所,高校在禮儀修養方面也要注重對學生的培養與支持。然而,現實情況是大部分學校對禮儀修養方面主修課程的開設比較欠缺,盡管有一些學校開設了禮儀課,但也是作為非重點課程而存在的,對學生的禮儀修養不重視。因此,作為高校,應該對現存的課程制度與方案進行合理調整,可以設立相關的禮儀修養與德育培養的相關課程,而且還要對相應的教育形式進行評價,從而對學生禮儀修養的健康合理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2]例如,可以開設社交禮儀、職場禮儀、穿著禮儀課程等,而且還要邀請專業的老師與教授進行指導,從而使學生禮儀修養的培養具有一定的實效性與可行性。

    2.營造積極踐行禮儀的校園氛圍

    “講文明,樹新風”的禮儀實踐活動應該在校園內積極開展,通過這種有效的途徑,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一定的禮儀修養知識。另外,還可以借助學校宣傳欄貼一些文明小貼士,或者在宣傳屏幕中播放禮儀示范的節目,使學生能夠認真踐行在公眾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文明用餐以及節約水電等這些小事,從而在學生的思想中種下文明禮儀的種子。

    3.積極監督不文明行為,提升學生的文明禮儀意識

    有效的規范制度能夠對不文明的行為給予一定的監督,因為如果僅僅依靠大學生的文明自覺,那么文明禮儀修養的形成則任重而道遠。因此,實施有效的監督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沒有強制性的監督很難改變諸如過馬路闖紅燈等不文明的現象。因此在學校中應該積極對“90后”大學生的行為進行合理規范,這樣對校園和諧文化氛圍的營造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如制訂相應的大學生禮儀規范,對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督,還要設立專門的監督小組,對營造和諧文明的校園進行宣傳,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禮儀習慣。

    4.建立大學生禮儀培訓檔案,培養良好的禮儀修養習慣

    作為人才的聚集地,高校中匯集了全國各地的大學生,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大學生接受禮儀教育的水平都存在著差別。因此,對于禮儀修養的培養也應該做到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禮儀道德培養。[3]高校可以建立大學生禮儀培訓檔案,通過檔案對大學生參與禮儀培訓情況進行記錄,從而對大學生的禮儀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防止不文明現象的出現,促進“90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綜上所述,對“90后”大學生禮儀修養的不斷提升可以積極促進高水平、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從而對社會與國家整體素質水平的提升產生重要影響。為此,強化當代大學生的禮儀意識,提升大學生對我國禮儀的傳承意識能夠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作為“90后”大學生,應該積極培養自身的禮儀修養內涵,為個人修養的提升以及社會整體素質的進步而努力。而教育工作者以及全體社會人員,應該對大學生禮儀修養的提升工作給予積極的支持,從而為建設我國的精神文明而奮斗。

    參考文獻:

    [1]黃蓉.大學生禮儀修養教學探討[J].學習月刊,2011(12):56-57.

    [2]黃凱.談大學生的禮儀修養[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8):99-101.

    篇4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東亞文化在全球范圍內起著越來重要的影響作用,兩個國家在千百的歷史中不斷交流,互通有無,有著許多相似的文化特點和相同的傳統禮儀修養。大學生作為一個國家的文化傳承者和未來的建設者,對其禮儀修養的研究和調查有著十分重要的開拓作用,特別是對比研究中日兩個國家大學生的禮儀修養,發現兩個國家在禮儀修養方面的異同,在差異中學習,在對比中提高,為中日兩國大學生的交流和發展提供新的契機,也為中日兩國的一衣帶水的友誼作出貢獻。

    關鍵詞:中日 大學生 禮儀修養 調查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研究中日大學生禮儀修養的背景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五千年來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擁有著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范和儒雅的秉性修養,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稱。禮儀修養作為文明、進步的象征,始終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有著廣泛而且深遠的影響。在儒家經典的四書五經中,處處體現了古人對禮儀和修養的心的與體會。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荀子曰:“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日本的文化則是從古代中國流傳進入的。考古學和人類學觀點認為日本民族是主要由古代中國漢族、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古代中國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西伯利亞通古斯人、少量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以及中南半島的印支人融合而來,逐漸遷移到日本融合衍變而來,其文化有著和古代中國相似相同的地方[1]。但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日本的大河民族不斷學習和發展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禮儀特點。在世界范圍內,日本人以其獨特的禮儀修養,代表了東亞文化發展的新特點。

    2、研究中日大學生禮儀修養的目的

    中國和日本作為亞洲兩個最重要的國家,在東亞乃至世界上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示范效應,兩國在歷史上有著光輝燦爛的文明交流,漢朝時,日本和中國即開始交往,光武帝賜以印綬,唐朝時候的鑒真東渡更為中日之間的交流交往添上了濃墨重筆。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說過:“中國是日本的鄰國,有兩千多年的文化關系,日本受到中國文化的哺育,這是一個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事實。中日兩國就是在這樣的聯系中生活過來的。”[2]。此次作者以交流考察的身份前往日本,對中日大學生在禮儀修養的差異做了方方面面調查和對比,期間發現兩國大學生在很多方面的確存在差異,而重要的是,發現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鑒的方面,這就是研究中日兩國大學生禮儀修養的目的。

    研究中日禮儀修養,特別是中日大學生之間的禮儀修養的異同,探究中日禮儀現狀和原因,有利于我們發現問題和解決現有的情況,在思考中研究中日大學生禮儀修養的對比,有利于我們在加強認識的同時,開展針對性的活動和對策。

    二、中日兩國大學生禮儀修養的表現

    1、語言詞匯表達方面

    禮儀修養最外在和最直接的形式就是語言詞匯的表達,雖然日本的漢語是從中國引進的,經過一千多年的使用和改良發展,部分詞匯已有了歧義或者不同的用法。例如,“先生”一詞 , 在中國古代時指“文兄”和“老師”,后來用作對年長有德業者的敬稱,也被婦女用來稱自己的丈夫。而在當今中國,無論對方是誰,身份如何 ,許多人都愛以“先生”敬稱 ,特別是服務行業用來稱呼客人。在歷史的長河中。日語卻保持了國內部分語言“內涵修養”的部分,日語中的“先生”一詞卻不能泛指任何人 ,一般指教師、醫生、律師以及國會議員等具有身份的人,和古代中國的用法范圍基本一致。一些表示動作的詞 , 雖字形一樣 ,但隨歷史的變遷 , 卻各具其意,如“走”,在古代漢語中有“疾趨”即“跑”的意思 ,但現在漢語中的“走”已成為“步行的通稱”,但在日語使用上,仍是疾跑的意思。[3]。雖然詞語發生了變化,但是我們卻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日本大學生在對老師、兄長,甚至是我們中國的交流訪問生的語言敬意。

    在日本的交流期間,作者感覺最深的就是日本大學生對敬語的使用,無論是ありがとう還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日語,兩個均是“謝謝”的意思,后者是敬體形式,它是日語文言文在現代日語中的殘留,是十分尊敬而且正式的用法)。

    人類的語言行為是禮儀修養的一面鏡子,從中可以探索到很多文化的奧秘,不同文化對相同的問題可能產生不同的看法和評價,但是其內在的含義和意義卻有著相似相同的地方,禮儀修養最直接,最外在的體現就是談吐和言行舉止,而國內大學生,在許多的地方還有不足,在作者之前做的《90后大學生禮儀修養調查研究報告》中,當問及“哪些事情發生在你的身上”時,其中發現17.3%的國內大學生說話帶臟字,有14.3%的國內大學生在課堂上接聽電話,有6.9%的大學生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中日兩國的大學生在語言詞匯的使用和表達上體現了不小的差異。

    2、行為舉止方面

    (1)社交禮儀

    篇5

    關鍵詞:藝術;審美;修養

    一、 淺談美的不同形式

    “美”作為一種表現形態,客觀的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中國人認為“美”與原始的巫術禮儀活動相關,具有某種社會含義。在古希臘,美也是善的意思。在今天的日常用語中,美至少可以分為三種;具有三種相聯而又有區別的含義,第一種,它是表示感官愉快的強形式,即用強烈形式表示出來的感官愉悅。第二種,它是倫理判斷的弱形式,即把嚴重的倫理判斷采取欣賞玩味的形式表現出來。第三種,專指審美對象,日常生活中“美”字更多用來指使你產生審美愉快的事物,不是倫理道德的判斷,也不是感官愉快的判斷,而是審美判斷。回歸本文,怎樣才能擁有良好的審美能力和修養,怎樣才能在藝術領域中有更高更快的進步和發展,培養良好的審美是尤為重要的。

    “美” “審美”這兩個詞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接觸到的,不可缺少的東西,我們在穿衣,打扮,日常的言行及欣賞藝術作品都需要有它們的配合。那么究竟什么是審美?如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而學生對于美與審美的鑒賞能力又如何,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討論一下。

    美的基本形態是藝術美和現實美,而現實美中包括了自然美、社會美和教育美,不論是自然美,藝術美還是社會美,都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提高心靈意境,啟發人的智慧,培養氣質,陶冶性情,形成品德,美化人生。在美學的范圍內,“美”字用法復雜,包含了好幾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審美對象,第二層含義是審美性質,第三層含義則是美的本質,美的根源,現在大多數大學生對美的含義存在誤區,他們認為,能吸引目光就是美,能博得眼球就是美,與眾不同就是美,而往往忽略了大眾的審美標準,也忽略了最重要的審美主體。

    美的定義是什么?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美是一種感覺,一種態度,一種氣質,從不同角度,在不同的環境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對于美,也產生了不同的定義。有人說“完美就是美,毫無瑕疵純潔無暇的”,這個答案當然令人毋庸置疑,完美本身就是美的最高境界。但是,一味的追求完美,追求虛無縹緲的境界,只會讓人顯得不真實,正因為如此,也讓美失去了它原本的味道。當下時代,大家慢慢開始崇尚另一種美,殘缺美。有人認為,“破碎亦是一種美麗,而且是另一種美”斷樹殘樁是一種美,枯枝萎葉也是一種美。林黛玉的美,在于她悲慘的命運,在于她虛弱的身體,在于她與賈寶玉刻骨銘心的愛情。人們喜歡三毛,正是因為她在作品中宣泄真摯的情感,對生命的灑脫,流露的真性情。建筑物亦如此,人們喜歡圓明園,一是它本身的歷史底蘊,更多的是它的斷壁殘瓦,它的破碎讓人浮想當年的盛況,伴隨那痛的歷史,殘缺的圓明園更像是一副有故事的畫,這比雍容華貴的頤和園更能感觸人心,引人遐想。美是完美,美是殘缺,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定義,這世界有很多的美。淡泊是一種美,燦爛是一種美,獨處是一種美,熱鬧是一種美,而要找到屬于自己的美,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獲得經驗。

    人的生活離不開美,但什么才是大眾認知的美,什么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審美修養,如果一個人缺乏對美的感知,再炫目的日落景象,再嘆為觀止的傳世畫作,他們也只會無動于衷,感受不到那種發自心靈深處的震撼,這樣的人生無疑是殘缺不全的,我們只有提高審美修養,才能辨別美丑,才能塑造美的心靈,凈化美的心靈,尤其是藝術類的大學生,審美能力是對專業素質的考驗,是通向成才之路的橋梁,更是大學生自我發展的需求。那么,如何培養大學生欣賞美,鑒別美以及創造美的能力。

    二、 培育審美的基本方式

    (一)增設美育課程

    美育是研究人與現實審美關系及其規律的科學,其中對美的本質、形態、審美意識、審美過程等對美進行基本研究,通過開設相關課程對學生進行美的感知,教育與熏陶。進行心靈、行為教育,是大學生認識理解什么是美,怎樣欣賞美,追求美和享受美。用正確的審美觀念以及審美視角去發現和創造美,向學生介紹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等各種不同美的欣賞特點,讓他們明白完美的形象是由諸多因素構成的。完美的形象體現在人的氣質,性格,修養和言談舉止等方面,在認知藝術之美中,還需要追求心靈的美,“心靈美”才是決定人美與不美的最主要因素。但現今社會中,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求結果不求過程,往往忽略了心靈美的重要性,只看重得失與結果,所以一定要讓學生認識到心靈美的重要性。它主要表現在人的思想,品德,情操,學識與修養等方面,表現在人的言論,行為之中,所以在于學生交流中,要著力注重大學生的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智力發展以及建立完善的人格體系。

    (二)增強人文素質教育

    要培養審美能力,還需要具備一定的人文素質,我們必須增強人文素質的教育,開設科普知識課程,舉辦文化素質教育講座,通過對學生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等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同時,人文素質教育要滲透在專業課的教學中,貫穿于專業教育的始終,建立濃郁的文化氛圍,從而提高大學的文化品位格調。同時要注重教師的示范作用,藝術類的大學生,往往有很多同學受老師的影響很大,他們把老師當做自己的榜樣,偶像甚至是目標,而教師要學會利用自身的地位和優勢,向學生傳授素質教育的理念。現在有很多教育者,在專業領域特別突出,可是育人就有待商榷,這就需要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修養。

    (三)增強校園文化建設引導學生審美意識

    活潑、健康、文明的校園生活是人格健全的要素之一,校園文化建設要始終圍繞有利于促進人格的形成設計和展開,文化藝術自身的精神價值,自由、民主、創造、開放的文化精神,才是大學生課外文化藝術活動的靈魂,才是真正的大學文化所致力追尋的。校園文化活動應有所創新,課堂應該新穎,活躍,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性,近年來,韓流,追星族在大學校園里漸漸興起,相對于大街小巷遍地傳唱的流行歌曲,那些流傳千古的古典音樂才是文化,藝術的精髓。要讓學生們在這些優美的作品中得到升華,精神在歡樂和享受中得到陶冶,最終起到教育作用。而不是留一首口水歌,追一個不切實際的明星,做一個白日夢。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社團也起到了重要的帶動作用,通過成立各類社團,來培養學生藝術方面的興趣,增強藝術修養,使大學生在各種輕松,愉快,健康,高雅的文化活動中,接受真善美的啟迪和陶冶,培養潛在的素質和能力,提高審美情趣。同時也要掌握社團的發展,不能任由自生自滅,所以在社團的管理上,要有明確的章程和制度,使社團文化向多元化,健康化的方向發展。

    三、把高雅藝術引入校園

    專業的藝術院校,課業的繁重,學生對于流行事物的熱愛,往往很少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欣賞高雅藝術演出上來,也因為近年演出市場的低迷,學生很難從欣賞的角度去感受藝術的魅力,這就要靠我們來為學生制造學習的機會,組織學生自己主辦或觀看交響樂、民族舞等,在欣賞高雅藝術的同時,產生愉快的心理體驗和強烈的感情共鳴,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認識到自己所學專業的成就,認識到只有具有真才實學,才能博得社會的認可和人們的尊重,只有不斷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日臻完美,才能贏得掌聲和名譽,這樣他們才會在今后的生活中反省自己,在今后的專業學習中,社會實踐中樂于奉獻,傾注自己的熱情和能力,發揮自己的潛能。我們只有不斷弘揚高雅文化藝術,讓高雅文化藝術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深入持久的發展下去,才能使大學生體會到藝術的魅力,領略、欣賞、感受高雅藝術的真諦,做到真正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的作用。

    上文提到,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教師的美主要是指教師在教育活動中體現出來的人格美和才能美,教師要從知識和技能教育學生,又要從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教師淵博的學識,無私奉獻的精神,高雅的情趣情操,優美的語言、教態、風度、氣質都會給學生美的陶冶。在注重教師內涵的同時,也要注重外在美。俗話說為人師表,教師也應該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無論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都要注重細節,因為你的一言一行都會盡收學生眼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給他們審美觀念打下深刻的烙印。我們常說,什么老師帶什么樣的學生,雖然有些片面,但確實很多時候,你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動態,作為教師,要把積極向上的一面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也被你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得到熏陶和升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91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社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一区二区传媒有限公司|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 91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1|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日本一道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福利片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2021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天堂| 69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动漫| 不卡无码人妻一区三区音频 |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 天美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一区日产2区|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交换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不卡|